7月9日,綿陽氣象部門發布暴雨黃色預警,并伴有陣性大風、雷電。
汛情就是命令。當日18時許,一場傾盆大雨不期而至,雨勢一陣緊似一陣。汛情發生后,高新市政迅速啟動防汛預案應急響應機制,帶班領導第一時間開展指揮調度,防汛應急小組成員迅速集結,防汛物資、作業車輛、設施設備、后勤保障各就各位,雨污水提升站設備大馬力運行。同時,各片區防汛巡查、值守和應急處置小組分頭趕赴多個易澇點位巡查汛情,第一時間反饋現場情況,設置內澇警示標識,就地組織開展交通疏導、監測、值守和排澇工作。
安全就是底線。短短半小時,火炬西街東段鐵路下穿通道、雙碑八組鐵路下穿通道等路段多處積水,導致機動車輛和行人無法正常通行。高新市政一邊緊急設置警示標識,安排專人值守,并對過往車輛和行人進行勸導,一邊安排抽排水設備,對積水及時進行抽排,以確保車輛、行人安全通行。在其他路段,防汛巡查人員分頭對井圈井蓋移位情況、用電設施設備完好情況、綠化苗木倒伏情況進行巡查、摸排和恢復,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作風彰顯本色。在防汛搶險工作中,高新市政黨員同志主動領命、沖鋒在前,憑借頑強的意志與敢拼善戰的工作作風,同雨勢汛情斗智斗勇,圓滿完成了本次防汛搶險任務,彰顯出高新市政人“忠于使命、不畏艱險、竭誠為民”的大局意識、擔當精神和過硬作風。汛情消退后,高新市政一方面保持高度戒備,密切關注氣象變化趨勢,繼續嚴格落實防汛值班值守與汛情監測;另一方面,抓緊檢視并優化防汛應急預案的薄弱環節,補充抽排設備和防汛物資,組織環衛、綠化、路燈與市政維護人員進行道路清洗保潔和市政設施清理修復等汛后恢復工作。
治理初見成效。今年來,高新區大力實施雨污水管網、雨污水站點和內澇點位的隱患排查、集中治理及專項改造。區住建局多次組織高新市政開展全區市政基礎設施排查治理,收集掌握雨污水管網和站點第一手資料,主要針對普明片區、石橋鋪片區、永興片和集中發展區路段的地下雨污水管網采用新標準、新工藝進行修復、擴容和改造;采用瀝青透水混凝土鋪設路面,及時更換雨污水井圈井蓋和雨水篦,提升市政道路設施的雨水滲漏能力。同時,針對雙碑東街鐵路下穿路段易澇點位和石橋鋪雨水泵站實施專項改造。一方面提升易澇點位自排泄洪能力,另一方面進一步彰顯雨污水泵站作為城市雨污水“消化中樞”的重要功能和抽排能級。事實證明,前期實施完成的城市內澇排查治理成效十分明顯。
目前,汛后恢復工作已基本完成。據統計,本次高新市政共投入人員約620人次,機械設備約24臺,清洗路面約300萬平方米,累計用水約600噸;復位井圈井蓋約20套,檢修用電設施設備40處。
版權所有 © 綿陽高新市政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綿陽高新區普明北路西段25號 電話:0816-2543288 傳真:0816-2543228
Copyright © High Tech Municipal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9033378號-1